学术交流
2013年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学情况
通讯员: 发布时间:2017年10月14日 09:34 浏览量:次
序号 |
时间 |
姓名 |
单位 |
题目 |
1 |
1月12日 |
邵学广 |
南开大学 |
复杂体系分析中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
|
2 |
1月14日 |
鞠熀先 |
南京大学 |
生物传感中的信号放大策略 |
3 |
1月29日 |
马会民 |
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|
光学探针与标记分析
|
4 |
1月31日 |
Alexey L. Moskvin
|
俄国Saint-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|
1、…Analyses are to leave laboratories … 2、Analytical capabilities of chromatomembrane methods 3、Center for chemical analysis and materials research |
5 |
3月11日 |
李根喜 |
南京大学 |
Engineering aptamer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|
6 |
3月19日 |
段镶锋 |
美国 Harvard University |
Assembling Functional Systems with Low Dimensional Nanostructures |
7 |
3月30日 |
周勇 |
南京大学 |
|
8 |
4月11日 |
Qiying Fang |
美国McMaster University |
Time-resolve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nd imaging:new tools for the old light |
9 |
4月12日 |
Mojgan Moshgbar |
美国辉瑞制药公司 |
New Manufacturing Paradigms in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|
10 |
4月18日 |
宋礼成 院士 |
南开大学 |
氢化酶及其仿生化学研究 |
11 |
4月22日 |
申文杰 |
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|
纳米催化中的形貌效应 |
12 |
5月6日 |
魏志祥 |
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|
导电聚合物纳米结构—从自组装到柔性器件 |
13 |
5月9日 |
何鸣元 院士 |
华东师范大学 |
资源更替中能源化工技术何处去 |
14 |
5月17日 |
Chengde Mao |
美国Purdue University |
Self-Assembly of DNA Nanocages |
15 |
5月20日 |
Peter J. Stang |
美国科学院院士 |
Abiological Self-Assembly:Predesigned Formation of Metallacycles and Metallacages |
16 |
5月20日 |
根岸英一 |
日本 普渡大学 |
Magical Power of Transition Metals: Past, Present and Future |
17 |
5月25日 |
杨芃原 |
复旦大学 |
组学大数据和化学计量学 |
18 |
6月8日 |
|
美国西北大学 |
Spheric DNA nanostructures |
19 |
6月8日 |
谭蔚泓 |
湖南大学 |
The foundation of molecular medicine: a chemical biology approach |
20 |
6月8日 |
Joseph DeSimone |
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 |
Co-opting Moore’s Law: Design of Shape-specific Particulate-based Vaccines and Therapeutics |
21 |
6月8日 |
David R. Walt |
美国Tufts University |
Biosensor and single molecule arrays |
22 |
6月24日 |
杨黄浩 |
厦门大学 |
纳米生物传感方法研究 |
23 |
6月24日 |
杨朝勇 |
厦门大学 |
基于微流控和分子设计的单细胞分析方法 |
24 |
6月24日 |
龙亿涛 |
华东理工大学 |
单分子和单纳米颗粒水平的电化学分析 |
25 |
6月25日 |
Edward S. Yeung (杨士成) |
爱荷华州立大学 |
Single Molecule Enzymology |
26 |
6月25日 |
黄岩谊 |
北京大学 |
高度定量的单细胞化学成像与基因表达分析 |
27 |
6月25日 |
方晓红 |
中科院化学所 |
从显微镜到显纳镜: 活细胞单分子水平动态检测表征 |
28 |
9月9日 |
彭孝军 |
大连理工大学 |
染料及分子探针设计与应用
|
29 |
9月26 日 |
杨 丹 |
香港大学 |
Using Small Organic Molecules to Probe Biological Mechanisms |
30 |
11月4日 |
聂宗秀 |
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|
完整大颗粒及代谢小分子质谱 |
31 |
12月5日 |
孙立成 |
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|
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t the Frontier of Chemistry and Biology |
32 |
12月3日 |
费维扬 院士 |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清华大学 |
|
33 |
12月11日 |
李斌 |
海宁汇泰康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 |
组合化学在生物医学靶点发现和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|
34 |
12月12日 |
蒋三平 |
澳大利亚澳洲科廷大学 |
Functiongalized mesoporous silica nanocomposites a new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temperature proton exchange memberanes for fuel cells |
35 |
12月18日 |
Xiaogang Liu |
National University of
|
Upconversion Nanocrystals: A New Class of Luminescent Bioprobes |
上一条:2014年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学情况
下一条:2012年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学情况